案例 分析 2023 PET HOSPITAL
一、病史调查 患猫为雌性(中华田园猫、一筒),年龄2月16天,体重0.58kg,2023年6月13日发现小猫精神不好,没有食欲,并且口水较多。大便为水状,排尿正常。小猫在家没有乱吃东西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蟑螂药或别的药物投放,没有养的植物,最近也没有装修或者搬家。小猫到家一个多月之前未见异常,没有免疫。平时食物以猫粮为主。
二、临床症状及临床可见病理变化 患猫体温:40.5℃;心率:180次/分钟;呼吸:50次/分钟;口腔黏膜:软腭处溃疡比较严重;眼结膜颜色:偏白色;瞳孔反射:正常;未见其他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 左右滑动查看病例图集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其中血小板数目降低比较明显。血涂片未见血小板凝集。未做血凝。B超检查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四、诊断 根据小猫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确诊小猫患有猫瘟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五、治疗 治疗开始前跟主人充分沟通在治疗过程中小猫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死亡的可能性,以及有可能会采取手术摘除脾脏等等。建议主人当天给小猫输血,小猫主人拒绝。 当天用药有:常规输液、打针、泼尼松、巨力肽、止血敏等, 治疗第二天(6月14日)小猫白细胞恢复正常
血常规可见血小板进一步降低,红细胞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均比较低。并且小动物采血的位置出现紫癜。小猫精神稍有好转,并且进食。继续常规治疗。 6月16日动物主人同意输血,当天输血20ml左右。输血后精神明显好转,正常进食,黏膜颜色恢复淡粉色。 6月18日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数目为87。并且大多淤青已消失。 6月22日复查血小板为211。身上淤青除了耳道内最大的一块,已全部消失。后期还需定期复查。 六、小结 血小板减少症是血小板数量减少而引起的以皮肤、黏膜广泛出现瘀斑、瘀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有: 1.加速血小板丢失或疾病 (1)免疫性因素 多见于自身免疫疾病,或由于注射疫苗以及应用某些药物导致免疫复合物吸收或新抗原的多见于自身免疫疾病,或由于注射疫苗及应用某些药物导致免疫复合物吸收或新抗原的表达,临床上不正当的输血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2)利用和破坏增多、输血不当、出血、败血症、猫白血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尿毒症、DIC、巴贝斯虫病等。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血小板过量破坏 2.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1)生成器官萎缩,如骨髓萎缩、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瘤、骨髓淀粉样变、淋巴肉瘤、骨髓纤维化。 (2)血小板生成机能减退,如辐射性损伤、再生再障性贫血。 3.药物引发血小板减少 (1)原发的 有药物直接引起,多见于瑞委托菌素。 (2)继发的 见于:a激素 b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卡铂等)c抗菌药(氯霉素、磺胺类等) 4. 血小板的异常分布 见于脾肿大、肝病或肝硬化。 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要让主人意识以下几点: 1、本病预后从谨慎到良好不等。大约20%的患病动物将死亡。 2、可能会复发。 3、对于难以控制的病例可进行脾切除手术。 4、未绝育的雌性动物的主人,应该考虑给动物做绝育手术,以消除激素的影响。